服务热线
0512-57362379
手机1:15162611120
手机2:13773181318
联系人:唐经理
地址:昆山市周市镇青阳北路565号
地址:江苏淮安市盱眙县工业园区玉环大道88号
微通道换热器中的换热器件结构改进
微通道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,如电力、化工、制药等。由于它的压降限制和气体侧的热阻限制,其性能受到限制,即使采用流体工程技术。为了优化微通道换热器的性能,研究人员一直在改进微通道换热器的设备结构,增加其换热面积,降低热阻和压降。这篇文章将讨论针对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器件结构改进,包括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的方面。
部分:微通道结构
微通道换热器由许多平行的小通道组成,通常每个通道的宽度约在10到100微米之间。微通道的结构主要分为两类:平板微通道和立体微通道。平板微通道采用由两个平行板之间的薄片组成的结构,立体微通道是深度小于宽度的微通道结构。
第二部分:热传递增强技术
热传递增强技术是一种可以提高微通道换热器传热能力的技术。其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是使用插板,将其插入微通道中以增加传热面积。通过直径较小的圆柱体或箔片等方式将流场打乱,也能达到增加微通道内传热效率的目的。
第三部分:流体力学
在微通道中,因为小尺寸和表面张力的影响,流体的运动状态和大尺寸通道中不同。流体动力学方面的改进包括增加微通道内的涡流、采用曲线通道等。
第四部分:材料选择
微通道换热器的传热核心是微通道结构。所以材料的选择不仅应考虑其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,还应该考虑其加工工艺、成本、耐久性等诸多因素。常用的微通道材料有铝合金、钛合金、铜、纳米复合材料等。
,微通道换热器中的换热器件结构改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,包括微通道结构的优化、插板设计、流场的打乱和材料的选择等。这些改进可以显著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传热性能,使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。